更新时间:2022.05.30
侵犯著作权,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著作权侵权的认定如下: 1、著作权侵权行为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又无法律上的依据,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的行为,客观上具有歪曲、篡改、剽窃他人作品,或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使用、出售、传播他人作品的行为; 2、凡行为人实施侵犯了他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有: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4.假冒他人专利;5.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
著作权的主体可以是公民、自然人、法人、组织、国家。著作权的客体有: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
著作权取得方式有: (1)注册取得制度。注册取得,也叫登记取得; (2)自动取得制度。著作权自动取得,是指当作品创作完成时,作者因进行了创作而自动取得作品的著作权,不再需要履行其他任何手续。
判断著作权侵权的条件有:行为人实施了著作权侵权行为。存在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损害事实。侵犯著作权的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著作权侵权行为人存在过错。
著作权侵权的认定,可适用以下两个标准: 1、接触,即接触前一作品的机会; 2、实质相似,即应受著作权保护部分实质相似。 如果他人在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和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实施受著作权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构成对著作权的直接侵权。而教唆、引诱
《商标法》规定了下列七种情形:(一)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侵犯姓名权的行为: 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2、盗用他人姓名。 3、冒用他人姓名。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1、侮辱行为。 2、诽谤行为。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4、评论严重不当。
侵犯姓名权的行为: 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2、盗用他人姓名。 3、冒用他人姓名。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1、侮辱行为。 2、诽谤行为。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4、评论严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