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6
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以实物作为抵押物时,抵押合同要载明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抵押物的信息等内容。抵押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物的名称、数量、
抵押合同有效,抵押权未生效。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规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只是合同须与登记结合,才能设立抵押权,也就是说需要办理抵押登记,抵押
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
抵押签买卖合同无效。抵押合同是债务人不移转对标的物的占有作为债权担保,与债权人达成的协议。买卖合同是一方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另一方,另一方支付价款的协议。
抵押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抵押是指在不转移抵押财产占有的情况下将抵押财产抵押给债权人,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到期债务的,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商拍卖或者变卖抵押财产,抵押权人对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同一抵押物可以重复抵押。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在抵押权存续期间转让抵押物的合同有效。但如果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擅自转让抵押财产的,该转让行为对抵押权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如造成损失的,由抵押人自行承担。
依据不同性质的物设定的抵押权,有必须经登记后才能生效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两种抵押合同。抵押物登记流程是:抵押登记申请;受理申请;审核;登记;收费发证;立卷归档。
抵押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对债权人不能实现的债权部分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抵押期间抵押物产生孳息的,债务人违约或者不履行债务时,孳息是归抵押权人所有的,而质押的孳息归质权人所有,但合同有规定的除外。质权人有权收取质押财产的孳息,但是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
1、抵押物包括动产与不动产;质押物为动产与权利。 2、抵押物不转移占有;质押物会转移占有。 3、借款人办理抵押登记的部门为抵押物的相应管理部门;以股票、知识产权出质的,借款人需到相应的管理机构办理出质登记。
抵押贷款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效力为: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同时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的,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行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情况的,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