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行政处罚的条件是行为人实施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行政机关在二年内发现了该违法行为,或者行政机关接到了举报材料;并且行为人不符合不予处罚的法定情形的。
行政处罚中的警告属于申诫罚。 警告是指行政处罚主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给予严肃告诫的一种行政处罚。 从性质上分,警告属于申诫罚的一种。申诫罚是影响违法者声誉的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人提出的谴责、警告,使其引起警惕
不是。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我国行政处罚的原则有: 第一、法定原则。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行为中的集中体现。 第二、三公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处罚公开原则是指行政处罚的依据及处罚中的有关内容必须公开。 处罚公正原则要求不能违反公正的程序。处罚公平
酒后驾驶行政处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行政处罚和拘役不一样。拘役不属于行政处罚,而属于刑事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方式。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
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期间最长是五年。对于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予处罚。但是一般情形下,追究时效期限是二年;超过二年的,一般不予追究。
酒驾是根据血液中酒精含量多少来区分属于违法还是犯罪的。酒精测试每100毫升血液含酒精不足80毫克的,属于酒后驾驶,是违法行为,追究行政责任,处暂扣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相应的罚款。而酒精测试每100毫升血液含酒精达80毫克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
行政处罚的种类没有十二中,只有以下七种: 1、警告。是国家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是国家对行为人违法行为所作的正式否定评价。 2、罚款。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强制收取一定数量金钱,剥夺一定财产权利的制裁方法。适用于对多种行政违法行
行政处罚时效是两年。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在具备某些条件 的情况下,由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且当场执行。当场处罚仅限于罚款和警告两种处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