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0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含义是指与起诉案件的诉讼标的有直接有利害关系,或者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利或其他权益直接遭到他人的侵害或者直接与之发生了权利、义务归属的
民事诉讼的时效分类有: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是指除民法典之外其他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还可以分为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就是20年。
民事诉讼的时效分类有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特别诉讼时效是指针对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而制定的诉讼时效。
1、民事案件一般可以上诉两次,对于民事案件的审理很多时候原告都会再次提起上诉,一审不服的,可以上诉至二审,由于我国是二审终审制,所以如果此时还是有异议的话,只能申诉,申请再审,但此时二审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并且不会因你的申诉而中止执行二审判决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 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3、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4、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
刑事案件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公诉案件,是指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自诉案件,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的案件。自诉案件的具体流程:被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进行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
1、依职权的和须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划分标准是行政机关是否以当事人的申请作为开始具体行政行为的条件。前者指行政机关不需要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直接依职权采取具体行政行为;后者则需要经过当事人的申请,行政机关才能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2、羁
离婚诉讼费具体的缴纳方式:一般在立案时,先由原告预交纳,案件审理结束后,判决会明确案件的诉讼费用由谁承担,一般由判定输的一方承担损失后果,承担诉讼费用。
民事诉讼的案件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提起民事诉讼,需符合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
根据国家规定火灾分六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2.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5.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 6.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将刑事和解的案件的范围: 第一类是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第二类是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民事诉讼的案件包括离婚案件、合同纠纷案件、债权债务纠纷案件等民事主体之间产生纠纷后起诉的案件。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