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2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如下: 1.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的权利。 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3.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这个原则是指配置是否合理的标准是能否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双重价值取向,劳动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有: 1、合法原则。合法是劳动合同有效的前提条件。所谓合法就是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3、平等自愿。平等自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平等原则,
劳动法基本法律原则的渊源是宪法。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主导整个劳动法制定全过程,为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时所应体现的总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基本准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下: 1、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罪行相适应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 1.人民主权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法制原则,依法治国必须树立宪法、法律权威; 3.基本人权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4.权力制约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
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适用平等原则基本含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对于一切人的合法权益都要平等地
我国宪法的地位: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的领导核
我国《收养法》已经失效,《民法典》中关于收养的的基本原则是: 1、被收养人主体适格原则。即送养人必须为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孤儿的监护人、儿童福利机构; 2、收养人主体适格原则。即收养人必须为年满三十周岁、具有扶养能力、无不利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