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1
合同诈骗罪成立的合同效力认定要从法律适用和受害人的权益保护两方面来看。 1.《合同法》52条规定第一项,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的,同时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才无效。 2.受害人权益保护。确认合同无效后,被害人依据刑事裁判文书,请求法院以
合同诈骗罪犯罪对象的认定: 1、自然人实施合同诈骗罪。假冒法人身份、盗用、冒用、伪造法人或以法人名义实施合同诈骗行为; 2.单位实施合同诈骗罪。 3.承包人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活动。
犯罪分子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应当根据其盗窃信用卡后使用的信用额度认定盗窃数额。《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
车辆出险后,保险活动的当事人可以委托保险公估机构等依法设立的独立评估机构或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保险定损。若在定损的过程中,委托的相关人员或机构,因故意或者过失给保险人或者被保险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犯罪成员为家庭关系,共同故意诈骗公私财物的认定为家庭诈骗团伙共同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
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数额标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一、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诈骗罪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是指组织、领导诈骗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或者在诈骗罪的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诈骗罪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
行为人有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等情形,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犯信用卡诈骗罪的,一般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电信诈骗中,如果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了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且行为人均符合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可认定为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诈骗罪中认定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
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如下: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犯罪成员之间为家庭关系,共同故意诈骗公私财物的,可认定为家庭诈骗团伙共同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
刑法意义上的“非法占有”,不仅是指行为人意图使财物脱离相对人而非法实际控制和管领,而且意图非法所有或者不法所有相对人的财物,为使用、收益、处分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