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变更合同是否有效需要看当事人双方是否协商一致,更具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合同,但是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如果和中介签订了合法有效的代理合同那代签合同就是有效的。法律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合同变更是否有效取决于以下情况: 1、合同签订后,任何一方为自身利益采取非法手段控制人、盗窃合同修改或者伪造合同的,合同修改部分无效,维护原合同约定的内容; 2、合同签订后,任何一方想修改合同的,必须通知对方,经双方协商同意后,重新签订合同
关于中介合同的效力问题,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如果中介合同满足合同生效的要件,即双方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一致、不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公序良俗等,合同为有效合同,不因为当事人一方否认而丧失其
公司股权变更需要声明。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一半以上同意。股东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同意其股权转让。其他股东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转让的股权;
被中介误导签订了购房合同是可以被认定为无效的。 因为中介通过欺骗的手段,使购房者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该合同是在购房者错误的认识的基础上签订的,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该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
存在欺诈的合同无效,我国法律规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是无效的: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
电子合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于一般合同,但其生效均应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生效条件,即: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介误导合同无效。通过欺骗的手段使在错误的认识上签订合同显示公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主张撤销合同中被误导的条款,或者直接主张该合同无效。
中介合同代签是否有效应视情况而定。 1.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2.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
中介签的合同依法成立即有效。委托方与受托方应当具有书写证明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中介合同内容合法、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中介关系的成立不得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不得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符合以下条件的中介买卖合同是有效合同: 1、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3、合同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