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因为违约而解除合同的有违约责任。合同解除后,如果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违约损害赔偿包括: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
免责事由也称免责条件,是指当事人对其违约行为免于承担违约责任的事由。合同法上的免责事由可分为两大类: 1、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法定免责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 2、约定免责事由是指
合同违约赔偿的计算标准为: 1、如果是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计算方法。 2、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损失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3、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
《民法典》违约责任的免责情形有法定免责和约定免责。法律相关规定是: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约定免责是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约定相关免除责任的情形等。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少相应的损失赔偿额。
违约责任条款约定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约定专门的违约条款。其二是在质量责任、交付责任等约定的同时进行约定。违约责任的约定切勿只是“依法承担违约责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等等,如此约定必须承担举证责任,否则无法主张赔偿,因此违约责任条款应该
单方面违约,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发出解除合同通知,同时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民法典》中规定的违约责任有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定金罚则。法律规定,违约金和赔偿损失是不能够同时适用的。违约金的数额不能过分高于实际损失。
《民法典》中定金并不是违约金。违约金是双方约定违约时需要支付的赔偿款。定金是签订合同时或之前预先支付的,作为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的担保,具有双倍返还的惩罚性。
《民法典》中合同约定违约金没有具体的数额规定,但是不能过分高于或低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