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合同诈骗包括使用无效的合同来诈骗,但当事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和欺诈的故意。诈骗的手段还包括使用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来订立合同等。
在原有的量刑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个人合同诈骗数额满3万元,为有期徒
缝针算什么伤是必须要自己在医院治疗了以后,然后申请伤残司法鉴定,由鉴定机构确定伤情级别的。如果经鉴定这种情形已经构成了轻伤的话,那么打架本质上就有可能会转换成为故意伤害罪,轻伤的结果就不是在可以调解的民事纠纷的范围之内了,除非自己不报案跟对
可以,因为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具有以下要件的,属于合同诈骗罪: 1、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
合同诈骗应当去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报案。如果被报案的行为人主观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可由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
1、在签订用工合同之前应尽量清楚用工单位是否为合法经营的单位,有无用工主体资格。否则,既使双方签订了用工合同,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2、合同中应明确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以防止约定不明,致使自己权益受到
合同诈骗的从犯也被骗了的,则应当对其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合同诈骗罪中对于数额较大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合同诈骗案件中的从犯也被骗了,则应当对其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合同诈骗罪中对于数额较大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合同诈骗罪是能判刑的,合同诈骗罪是刑事罪名,司法实务中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三个等级,具体量刑幅度根据诈骗数额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