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6
试用期当然是有工资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起劳动关系,各自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作为劳动者是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赋予的劳动报酬权的,用人单位不支付试用期工资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部《最低工资规定》第三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员工和正式员工的福利待遇基本是没什么区别的。在试用期间,员工的工资不能低于该用人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且不能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因此,劳动者在试用期间是算工资的。劳动者的试用期最长不能超
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具体应当根据最低工资标准,或者合同,计算试用期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其组成不包含延长工作时间工资,劳动者在夜班、高温、低温、井下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法律、法规
试用期应当有工资。只要有事实劳动关系存在,不管有无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用人单位都必须付给相应的报酬。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发放,可以到当地有管辖权的劳动监察大队反映和投诉,催讨被拖欠的工资。
对于试用期工资待遇问题,首先看劳资双方有没有约定,再看工资协定中有没有相应规定。如果既没有约定,工资协定中也没有相应规定,试用期工资待遇应和正式工的工资待遇一致。百分之八十是规定的试用期工资最低限,没有任何规定说试用期工资就是正式工资的百分
有工资,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付出了劳动,无论是试用期还是正式期,用人单位即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报酬。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全部的劳动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
试用期工资是转正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收的职工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