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3
行贿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为一般主体,后者多为商品经济的经营者; 2、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为国家机关或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 3、行贿对象不同
1.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个人犯罪规定处罚。 4.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
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由公安局负责立案侦查,侦查结束之后报请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司法实践中,有的刑事案件是有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而有的则是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还有一部分是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法院起诉的。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十一条[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为五千元。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审判。,根据《决定》第九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较大的,构成商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十一条[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
相关法律规定如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认定条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该
非国家工作人员有渎职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渎职侵权犯罪的主体主要包括两大类: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依照法律
单位犯罪对个人的处罚如下: 1、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规定,单位犯罪的两罚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