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履行生效裁决即可,对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解决。提起诉讼应该符合法定起诉的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程序:调解委员会受理当事人调解申请后,一般按照程序进行调解。2.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员、仲裁庭制度。
劳动争议的管辖权: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用人单位遇到劳动争议的,先和劳动者进行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之后调解失败的,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起诉。
根据不同争议,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下: 1.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2.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1)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
在劳动争议超过了仲裁时效的情况下,此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的,一般不予受理,当事人丧失了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的权利。但当事人证明存在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形,即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超过仲裁时效的,则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
劳动仲裁不执行,处理流程如下: 1、当事人依法提交申请执行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3、被执行人应当报告近一年的财产情况,拒绝或者虚假报告的,法院可以予以罚款、拘留; 4、人民法院作出扣押、冻结、划
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同级人民法院起诉。对经过仲裁裁决,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必须受理。诉讼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
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不能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的书写要求有:应写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身份信息和证件信息;事实、理由以及劳动仲裁请求;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内容;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
劳动争议的申诉时效: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者申请仲裁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