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1
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30日内上报的都属于事故死亡,安全事故伤亡情况通过上报后,都归属于死亡指标。而且在该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的人数变化的情况下,对于具体的情况是需要进行及时补报的。
当事人涉嫌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最高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有安全事故发生时,负有报告职责的人,不报或者谎报事故的具体情况,延误抢救时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罪的判刑标准: 一、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造成重大伤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恶劣主要指以下情况: 1,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构成不报安全事故罪的条件有:主体是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该罪在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客体是国家对安全事故的管理制度;客观上行为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
处理安全事故的具体流程规定如下: 1、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2、公司应急小组组成临时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排除险情; 3、单位负责人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4、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抢救和善后
符合下列情形的认定为瞒报生产安全事故:1.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2.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3.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包含物质保障的责任、资金投入的责任、机构设置责任、人员配备责任、规章制度拟定的责任、教育培训的责任、安全管理责任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的责任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的责任。物质保障的责任包含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
瞒报安全生产事故,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是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因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突发事件或者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置。
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安全事故监管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
不报安全事故罪这样判刑:犯此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量刑标准为: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当对其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