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期:在实体上变成了自然债权,可以采取补救措施,重新确认时效。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超诉讼时效的债权丧失了胜诉的权利,程序上已不受法律的保护,但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的,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双方当事人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的,该协议有效,视为对此笔债务的重新确认,可以导致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过期了,义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但是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但是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请求权是不适用诉讼时效的。
行政诉讼过了诉讼时效还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维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消灭了权利人享有的胜诉权,即权利人丧失了获得法律强制保护的权利。但是,超过诉讼时效不会消灭当时人的起诉权,当事人还是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有以下处理办法: 1、债务人按照有关规定签订催收通知,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书,债务人在通知书上签字或者盖章的,视为重新确认原债务,债权债务关系应受保护; 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的最高人民法院指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权利人胜诉权利归于消灭。如果遇到诉讼时效已过的情况,债务人可以签收催收通知;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
如果无法找到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只能寻找其他的救济方式。一般来说,债权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内主张,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消灭的仅仅是债权人的胜诉权,权利并没有丧失。
借款合同过了诉讼时效:债权人可以和债务人就还款事项进行协商,如果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债务人应当按照协议履行还款义务。
一般来说,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丧失胜诉权,但不影响法院受理,法院在受理后,如查明无诉讼时效中止或中断等情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如查明存在诉讼时效中止或中断情形的,则支持债权人诉讼请求。因此关键是在诉讼之前,收集中止或中断方面的证据。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