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30
合同当事人有定金约定的,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时,才适用定金罚则: (1)须有定金的实际交付。 (2)主合同须为有效。 (3)须有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的事实。 当定金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并存时,不适用损益相抵原则,而应采用损害赔偿责任与定金责任
对违约损害的赔偿,当事人约定了违约金或违约赔偿计算方式的,违约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 未约定违约金或赔偿计算方式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
解除合同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 1、协议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对方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协议生效后不得要求赔偿; 2、因不可抗力终止合同,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扩大而未采取的,应当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赔
合同的解除,首先应当看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在违约条款合法有效的前提下,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守约方进行赔偿。一般的违约金在赔偿时以损失为基础,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若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
单方终止合同,是违约行为,应当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或者其他赔偿。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
合同解除后,应当终止履行合同;对于已经履行的部分,合同解除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此当事人可以视情况请求恢复原状并且赔偿损失。因当事人违约,造成合同解除的,违约方还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对方因自身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可期待利益,但不能超过违
单方解除合同是可以要求赔偿造成的损失的,但必须要满足的条件是在合同解除后对方没有履行义务,但是自己已经根据合同的约定履行完了自身应尽的义务,当事人可以要求对方恢复原状,并且有权利要求赔偿损失。
合同解除后,过错方或者违约方应当按照实际损失来赔偿损失,赔偿额还包括合同履行后对方当事人预期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单方解除合同,没有正当的解除事由的,需要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第一、二款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
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经济补偿金支付时间是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半年内按照半个月计算,满半年按照1个月计算。下列情
合同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