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3
离婚男女双方离婚时,不管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的,对于财产,除了双方有约定的财产以外的应当均等分割,约定之内的财产依照约定处理。对于属于是一方的特有财产,应当归本人所有,像是婚前的个人财产或者双方约定好的个人财产等都属于一方的特有财产;其它
协议离婚财产分配受法律保护。如果该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并且内容合法,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则该协议受法律保护;不符合上述情况的,不受法律保护。双方因履行离婚财产分配协议产生纠纷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权。
财产分割协议生效后,产生法律效力。夫妻约定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分为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对内效力,夫妻对财产关系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按照约定享有财产所有权以及管理权等其他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对外效力,主要考虑的是在夫妻对财产进行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是为协议离婚而签订的,是一种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这种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在符合所符条件时才能生效,即双方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才生效。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有下列特征: 1.协议内容的复合性。财产分割意见是写在离婚协议中的,与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特征有: 1.协议内容的复合性。财产分割意见是写在离婚协议中的,与婚姻关系的解除和子女抚养权的处理一起组成了离婚协议书; 2.生效条件的特别性。财产分割协议只有在当事人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登记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法律效力; 3
离婚协议的财产分割是否有法律效力,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处理。 离婚协议书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才具有法律效力: 第一,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第二,离婚协议书中的内容不违法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第三,离婚协议书中
附协议离婚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一般是无效的。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离婚时财产分割协议在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或者被法院判决离婚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离婚财产分割是以双方解除婚姻关系为前提的,所以只有双方成功离婚了协议才有效。 另外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本身应当满足合同生效的条件才可以: 1.订立协议时,当事人双方
夫妻对共同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应当订立书面协议,协议离婚时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分配方式、分割比例可以由夫妻双方按照双方的真实意愿平等的进行协商。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债务是合法的,但是只对夫妻双方有效,无法对抗债权人。即使离婚协议对债务作了分割,只要是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后债权人可以向夫妻任何一方主张债权。夫妻一方偿还债权后,可以依据离婚协议向另一方追偿。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写法如下: 1、离婚财产分割协议首先要有当事人及其婚姻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业、地址、身份证号码、结婚时间、生育时间、离婚原因; 2、双方必须同意离婚,不离婚分割财产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无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由双方约定的结果处理的。但一方不履行约定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约定的,另一方起诉人民法院,请求人民法院确认离婚协议的有效性,然后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对方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根据相关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发现双方确实自愿离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