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30
1、搜集证据。要准备去法院起诉别人,首先就得做好证据材料的搜集,没有足够的证据材料,就算你去打官司你也只会迎来败诉的风险。 2、准备材料。证据搜集齐了,接下来的你就要准备诉讼的相关材料了,被告人的身份信息、起诉状、原告身份信息、证据材料复印
民事诉讼是指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裁判民事争议的程序和制度。进行民事诉讼,遵循的主要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
1、当事人的近亲属。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3、社会团体推荐的人。主要包括: (1)人民群众团体。 (2)社会公益团体。 (3)文艺工作团体。
民事诉讼是相对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而言的。是指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纠纷的诉讼。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法院和当事人。其包括的内容有当事人的各种诉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
刑事案件由检察院提起公诉,不用交诉讼费;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用,案件种类不同,诉讼费用也不相同。财产类型的民事案件,按照不同标的额收费,标的额越大收费越多,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民事诉讼一般在三个月至六个月内判。 一、一审程序审理的案件。 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应在立案
起诉期限:审理的最长期限,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诉讼时效:民事诉讼诉讼时效为三
民事案件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且经人民法院准许的,可以撤诉,诉讼费减半收取。 已经按普通程序收取了诉讼费的,退回一半,按简易程序收取了诉讼费的,本身就按减半收取,因此撤诉后不再退回诉讼费。
1、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对证人的证言可以申请证据保全。 2、在证人可能拒绝作证的情况下,采取由公证员公证其证言的真实性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样既回避了因证人不出庭导致的举证不能的风险,又避免了因证人心理不成熟在交叉询问时作证不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