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9
下列情形下会导致合同效力待定: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非纯获利益或者非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这些合同如果没有经过其代理人追认的,则合同无效,如果经过其代理人追认则合同有效。 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
合同成立的地点,一般为承诺生效的地点;如果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则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最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法律规定合同的成立必须满足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依法进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的条件。
依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由于合同签订方式的不同,合同成立的时间也不同: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双方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签订合同的,从双方当事人签字时合同成立;双方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子等形式签订合同的,可以要求在合同成立之前签订确认书。如果法律
以下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1、限制行为能力人超越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 2、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3、显示公平的合同; 4、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以下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1、限制行为能力人超越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 2、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3、显示公平的合同; 4、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无效合同的认定: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认的,该合同无效;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等。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
表见代理订立的合同不属于效力待定合同。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合同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无效合同: 1、合同主体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情形; 3、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无效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区别是: 1、欠缺有效要件的性质不同,无效合同欠缺的是合同的根本有效要件,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非根本有效要件; 2、效力状态不同; 3、有权主张并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不同; 4、受时间限制不同,效力待定合同应在法定的
效力待定的合同虽欠缺法律关于合同的生效要件,但经过权利人的追认可以生效,在追认之前,合同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而无效合同因其具有违法性,所以是自始无效的,不能经过任何人的追认而生效。
效力待定的合同与无效合同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效力待定的合同虽欠缺法律关于合同的生效要件,但经过权利人的追认可以生效,在追认之前,合同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效力待定不仅保护权利人的利益,而且兼顾了相对人的利益。而无效合同因其具有违法性,所以是自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