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退休人员被判刑后,服刑期间不能领取养老金,刑满释放后养老金仍按服刑前的标准发放。被判徒刑缓刑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但基本养老金不作调整。
退休后返聘人员待遇:工资标准具体看与用人单位协议如何签订。退休返聘人员和单位之间只能认定是雇佣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所以工资数额不受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
已经依法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在工作中受伤的,一般不能享受工伤待遇。这种情况不属于工伤,当事人不能申请工伤认定和工伤赔偿,但是可以依法去申请人身损害赔偿。
已经过了退休年龄的这些农民工是不能享受工伤待遇的,并不只单纯的针对农民工,就算是城镇职工,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具备法律上规定的劳动者的主体资格了,跟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这种关系只是劳务雇佣关系而已,所以不能享受工伤待遇。
工伤享有下列待遇: 1.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2.停工留薪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生活不能自理的享有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4.构成伤残享有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员年满55周岁、女工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工作的,男性满55周岁,女性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3.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连
服刑人员未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
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再上岗的,属于返聘行为,被辞退后有没有经济补偿,依据签订的返聘合同而定,如果没有约定的,一般是没有经济补偿的。职工退休后享受以下待遇:国家和社会为年老不能劳动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提供的生活保障,主要是退休金。
退休后办理的退休手续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如果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