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1
一般而言,夫妻有无债务和可不可以离婚是两回事,不会影响离婚。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的,双方可以协商分割债务,诉讼离婚的
有欠条到法院起诉是有用的。 第一、通过法院裁判定纷止争,确定权利义务的内容,比如被告应当在判决生效后几日内还款; 第二、判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支付金钱债务义务的,可以起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加倍利息,这对于债权人来说也是合法获得的利益; 第三、进
起诉被告,不是必须去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法院的,如果是侵权诉讼,可以在侵权事故发生地的法院起诉;如果是合同纠纷,可以在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其他案件可以在被告的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诉。
诉讼离婚程序具体如下: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
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起诉方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起诉状: (1)原告基本信息。应当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2)被告基本信息。应当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但律师建议,最好填上被告的联系方式。
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认定标准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民事起诉状,人民法院和每位被告各一份。 2、证据材料,主要包括: (1)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 (2)医疗机构出具的误工时间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3)用以证明交通费的正式票据。 (4)受害人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诉讼离婚需要以下材料: 1、民事诉状。 2、到法院起诉,办理立案手续。 3、立案的时候递交民事诉状2份、结婚证、夫妻两人的身份证(至少带上自己的)、小孩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证据需要交2套复印件(法院案卷中一份,发给对方一份)。 4、立案庭审查
提起公诉应向同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经检察长批准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制作《立案决定书》。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不予立案的,经检察长批准后,应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将不立案的
(1)第一时间内封存和复印病历; (2)不要选择医学会做任何形式的鉴定; (3)诉讼时效是一年,超过诉讼时效起诉会面临败诉风险; (4)通过律师分析病历在能确定医院有过错前提下即可以起诉。
起诉离婚一般去被告的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第1款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由此可见,对于一般的离婚案件,也是采取“原告就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