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7
1、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3、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
醉驾犯罪嫌疑人,在没有保证人、不缴纳保证金,取保候审仍会危害社会的情况下,不能担保申请取保候审。醉驾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不可以逃避责任、逃逸等。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后,根据司法机关对于案情条件的审核决定。
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达到了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且由本单位管辖的,就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立案之后,会对案件进行一个全面的侦察,若不构成犯罪则会撤销案件。如果侦查表明涉嫌了犯罪,则会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
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的,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和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醉驾能否判处缓刑,需要根据犯罪情况、悔改表现等案件的事实来判断。具体如下: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 如因病不适合收监执行的,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可依法办理监外
醉驾不可以不拘留,醉酒驾驶机动车要拘留的,属于违规行为,即使没有发生交通事故,也要被处以行政处罚。很多人可能不把醉驾当一回事,认为自己就算喝醉了一样可以开车,但是事实上人在醉酒的状态下对路况的判断是非常不准确的,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醉酒驾驶
醉驾可以判缓刑的条件: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无再犯罪危险; 4、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利影响。 宣布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试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和地点,接触特定人员。被宣告缓刑的犯罪
一般情况下,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就可以认定为醉驾。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 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可以认定为酒驾。
醉驾被判处拘役适用缓刑的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较轻,而且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3、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醉驾免于起诉的条件有: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章行为。
醉驾只要符合下列条件将会免于处罚: 1.移动车位: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目的不是为了上路行驶,而是移动车位,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2.特殊情况:因事发突然,情况紧急,有特殊情况,需要驾驶机动车,且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3.主动放弃驾驶:酒后驾车行驶
醉驾通常会有以下人员按时出庭:公诉人(人民检察院)、审判人员、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