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是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隔离期间属于带薪休假。所以在延长假期中,在家休息不能上班的职工正常支付工资,对于那些疑似病人或者已经感染的确诊病人,在隔离期间治疗期间应该视为正常劳动,同样支付工资,并且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疫情期间被隔离的,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在此期间除过失性辞退、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主动解除劳动合同
压工资是不正常是违法的行为。员工如果被公司压工资了的话,要马上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权利。可以按照协商、投诉、申请仲裁或者起诉的步骤进行处理,直到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甚至赔偿金为止。
员工隔离期间有工资。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在此期间除过失性辞退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职员旷工是扣当月工资,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正常自离不扣工资。员工自动离职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劳动者工资,但劳动者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工人自己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的工资20%
公司对离职人员暂缓发放工资不合理。但是只要发放工资,没有拖欠就不能算是违法。在实际中公司辞退劳动者时可能不会立即结算工资,而是双方协商到公司统一发薪的日子。如果超过约定时间期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是直接起诉。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离职结清工资的
劳动法中非正常离职是可以拿到上月工资的,但是如果因为劳动者的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赔偿的。非正常离职的情况其实也是比较多的,而此时如果单位应对不当的话,很容易给自己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
如果用人单位在职工休产假时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则按职工产假前的正常工资标准来发放。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女职工生育时能够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休产假时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发放产假前的工资标准;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发放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公司要求隔离是有工资的。因新型冠状病毒需要隔离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