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15
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误区:试用期内单位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错用竞业禁止和脱密期条款;临时工不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先收押金;员工辞职应经单位同意或批准,否则属违约;终止劳动合同也要经济补偿;将退工手续办理视为单位的权利并以此作为谈判砝码;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1、合法的原则,是指订立劳动合同的行为不得与法律、法规抵触。包括: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目的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同。 2、公平的原则,是要求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及劳动合同内容的
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注意: 1、用人单位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 2、双方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4、具备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下面几个证据: 1、社会保险记录。 2、工资发放记录。 3、门禁卡、工作证、工作卡或工作记录表。 4、房贷收入、缴税证明。 5、考勤卡。 6、工资支付证明、拖欠工资的书面证明等。
劳动合同订立要注意: 1、用人单位是否正规、合法; 2、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注意仔细查看合同条款,特别是合同的期限、工资以及违约条款; 3、劳动合同是否是一式两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
劳动合同的订立方式是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在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一年以后默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第三次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
订立劳动合同要遵循的原则有: 1、合法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目的必须合法、内容必须合法、程序与形式合法; 2、公平原则,要求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及劳动合同内容的确定上应体现公平; 3、平等自愿原则; 4、协商一致原则; 5、诚实信
一、主体合法,包括合同主体应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主体的意思表示真实,主体对合同标的有相应的处分权。 二、客体合法,及合同的标的必须是法律所允许的。 三、内容合法,及合同规定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必须是合法的。 四、形式合法,既符合法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如下: 1、合法原则。劳动合同必须依法以书面形式订立,做到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 2、协商一致原则; 3、合同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4、等价有偿原则。 签订劳动合同应该注意的事项如下: 1、审查劳动者的主体
劳动合同订立期限为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自用工之日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及时订立劳动合同。若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订立的意义: 1.通过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责任; 2.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拘束力,保障各自的权益; 3.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是处理劳动合同争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