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4
若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被人民法院发现漏罪的,则适用的处理方式是,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合在一起进行执行。前罪与后罪合并执行的刑罚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
缓刑期间发现漏罪的,首先会被撤销缓刑,然后对漏罪和前罪数罪并罚,按照下列标准来判刑: 1、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 2、数罪中有
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发现漏罪的处理方式是,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合在一起进行执行。前罪与后罪合并执行的刑罚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
漏判之罪,可以是与前罪性质相同之罪,也可以是性质不同之罪。也就是说,漏判之罪即使与前罪属同种性质,也应当进行数罪并罚。如果前罪适用缓刑的,应依法适用刑法第七十七条、第六十九条之规定,撤销缓刑,数罪并罚,已经执行的刑期,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
在缓刑期间因再次犯罪被逮捕的,对行为人能进行取保,但需符合下列条件:即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社会危险性小的;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社会危险性小的等条件。
取保候审期间不算刑期。按照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可折抵相应刑期。但是注意羁押二字,羁押是指关押在拘留场所,并不包括指取保候审,所以取保候审并不能折抵,不算在刑期里面。 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
非法采集血液事故罪既遂的刑事责任如下: 1、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他操作规定,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2、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取保候审不可以抵缓刑期,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不属于一种刑罚,所以也不能折抵判决后的刑期。如果
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取保候审的期限是不能抵缓刑刑期的。缓刑的期限不能够折抵,但是被羁押的期限可以折抵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的刑期。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如果被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羁押一日能折抵刑期一日。
缓刑期间发现漏罪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几种情况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比如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形;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
取保候审没逮捕和判缓刑没有直接关系,无法明确的确定几率大小。不逮捕只是说明犯罪嫌疑人有特殊情况,最终是否判处缓刑还要看是否符合条件。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