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1
医疗机构的免责事由: 1、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2、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3、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医疗机构的免责事由有: 1、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诊疗,而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对此无过错的; 2、医务人员已经尽到了合理诊疗义务; 3、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的。
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的赔偿主要包括下列这些项目: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构成医疗事故所需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该主体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主观上存在过失。 4、患者必须有人身损害等。
以下项目,是医疗事故赔偿涉及的: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主体一般为有过失的医疗机构。
医疗事故侵权赔偿有以下这些: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等。
医疗事故调解的步骤有: 1.发生医疗纠纷后,作为患方当事人应首先依法向医方申请复印客观病历等资料; 2.对医疗事故案件经过的说明; 3.患者或其家属携带本人身份证到相关部门咨询; 4.申请进入医疗技术咨询细化分析程序,出具医疗技术咨询细化分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为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是指造
1.注重医疗过错的原则。2.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原则。3.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原则。4.适时调整的原则。5.公平、公正原则在赔偿过程中还应该注意:1.与具体案件的医疗事故等级相适应。2.与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中的责任程度相适应。3
医疗事故和解的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之间的协商必须建立在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的基础之上,任何一方或者第三方均不得强迫另一方接受协商解决方式。
医疗事故认定条件包括:第一医疗事故发生的主体需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工作人员;第二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工作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的有关法律规定;第三是医疗事故的直接责任是由于医务工作人员在为患者治疗时的主观过失;
关于医疗事故损害的分类,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分别为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三级医疗事故、四级医疗事故: 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或植物生存的; 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