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08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具备以下条件: (l)申诉人必须是与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者。 (2)申请仲裁的争议必须是劳动争议。如果不是劳动争议,而是民事、经济纠纷,或者是劳动保障行政纠纷,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3)申请仲裁的劳动争
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 2、身份证复印件; 3、被诉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信息资料; 4、证据材料复印件; 5、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清单及证据说明;等等。
劳动仲裁经过以下程序: 1、身份核对与旁听人员登记。仲裁庭的书记员将在候审场所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代理权限等事项进行核对,复印身份证件,并要求签到。 2、宣读仲裁庭纪律。 3、宣布开庭。 4、对当事人身份进行核对。 5、权利义务告知和
劳动仲裁需要带上以下这些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 2、身份证明。 3、劳动关系证明。例如:劳动合同、离职证明、工资表、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材料及相应复印件。 4、被申请人身份证明。 5、送达地址确认书。申请人在递交申请书时
1、申请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申请仲裁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3、该劳动争议属于该仲裁委员会管辖; 4、申请书及有关材料齐备; 5、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仲裁开庭的,仲裁员会询问当事人的身份信息,确认双方当事人信息无误后,会进入质证阶段。 仲裁员会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若双方同意调解的,会出具相应的调解书;若当事人不同意调节的,仲裁员会继续审理并做出裁定。 劳动仲裁庭审过程中,仲裁员会
劳动仲裁有力的证据是能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证据。存在劳动关系的双方出现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若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会驳回仲裁申请。 以下证据能够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1、双方的书面劳动合同; 2、用
劳动仲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申请人提交仲裁申请书及其他相关资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组成仲裁庭;仲裁员回避;开庭前通知;开庭质证和辩论;裁决前调解;作出仲裁裁决。
1、劳动争议申诉书; 2、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 3、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 4、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5、证据资料: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劳动者可随时提出仲裁申请。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以下这些资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理由,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 (2)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