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2
员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是: 1、工作日加班的,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员工加班工资计算标准如下:1、对于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
工伤期间的工资按照之前在公司的工资水平,由公司按月正常发放。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内工资按照原待遇计算;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停工留薪期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伤残待遇。
职工工伤期间的工资计算是,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劳动者因工伤停止工作,被称为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期满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临时工如在工伤期间申请停工留薪的,其工伤工资按原工资福利待遇计算,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在员工辞职后,工资应当一次性进行结算,其应得的工资=月工资÷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员工的工资。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员工可以依法向当地的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员工加班工资计算: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
员工病假工资的计算是: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发给;连续工龄满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95%发给。
员工辞职,工资应当按双方约定的数额和员工的实际出勤天数来结算,且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为员工结算清楚。工资需要以货币形式来结算。
员工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我国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公司辞退员工之后,不仅需要支付员工在职工资,在一定情况下,还需要给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要赔付多少经济赔偿金要看员工的工作年限。而赔偿金一般是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二倍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