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9
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 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
一、民事诉讼具有的特性 1、公权性 与调解、仲裁这些诉讼外的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相比,民事诉讼有如下特征:民事诉讼是以司法方式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是由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争议。它既不同于群众自治组织性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调解方式
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性: 1、强制性。强制性是公权力的重要属性。 2、公权性。 3、程序性。 4、特定性。民事诉讼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它解决的争议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5、自由性。 6、规范性与正当性。
民事诉讼法的特征是:就民事诉讼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而言,它属于基本法律;民事诉讼法调整的是民事诉讼关系,是部门法;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主要是程序问题。
民事诉讼法的特征有:属于基本法、部门法、程序法。民事诉讼法是国家规定的关于办理民事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程序的法律。民事诉讼法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而言,属于基本法律;从民事诉讼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看,属于部门法;从民事诉讼法的内容看,它
民间借贷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民间借贷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约行为; (3)民间借贷关系成立的前提是借贷物的实际支付; (4)民间借贷的标的物必须是属于出借人个人所有或拥有支配权的财产; (5)民间
民事行为能力具有的特征如下:1、由国家通过法律确认和赋予,不由民事主体的主观意志决定。法律确认一个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就承认他有资格进行民事法律行为;2、民事主体对其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负责的资格。只有具备这种资格的主体实施的民事行为才有效,才
民事行为能力具有的特征如下: 1、由国家通过法律确认和赋予,不由民事主体的主观意志决定。法律确认一个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就承认他有资格进行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主体对其民事活动的法律后果负责的资格。只有具备这种资格的主体实施的民事行为才有效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所具有的法律特征如下:诉讼主体涉外;审理国内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因增加当事人或者第三人而造成涉外因素;作为诉讼对象的法律事实涉外;诉讼标的物涉外等。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具有的特征如下: 1、诉讼主体涉外,即诉讼一方或双方为外国人、无国籍人或外国企业和组织; 2、人民法院在审理国内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因增加当事人或者第三人而造成涉外因素的,属于涉外民商事案件; 3、作为诉讼对象的法律事实涉外;
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特征: 1、水上交通肇事的主体主要是从事水上交通运输的人员; 2、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往往大大高于道路交通肇事的损失程度; 3、公安侦查机关在管辖上居于被动的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