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1
认罪认罚是法定从轻,从宽是指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减轻处罚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不具有法定减轻处
酌定从轻处罚行为有: 1、危害行为持续时间较短的; 2、犯罪时间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3、犯罪地点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4、犯罪方法、手段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5、特定义务来源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6、防卫不适
可以酌定从轻处罚的行为有: 1、危害行为持续时间较短的; 2、犯罪时间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3、犯罪地点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4、犯罪方法、手段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5、特定义务来源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6、防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
法定从轻处罚,是指根据法律明文规定,应当从轻处罚的情形。而酌定从轻处罚情形,指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在刑罚裁量时应当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况。
认罪认罚从宽规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从宽分为实体上从宽和程序上从简两方面;对认罪认罚案件,属于基层法院所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
一般对于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超过75岁的老人、患有精神病但偶尔意识清晰的犯人,可以酌定减轻处罚。对于又聋又哑的人也可以酌定减轻处罚,但是只是聋不是哑巴,或者只是哑巴没有聋的犯人不适用。对于盲人也适用减轻处罚,对于预备犯、犯罪未遂犯、从犯
酌定量刑情节在刑法中并未有明文规定,它是根据立法精神与刑事政策,由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量刑时酌情考虑的情节。酌定从轻处罚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点: 1、危害行为持续时间较短的; 2、犯罪时间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3、犯罪地点
属于酌定。量刑上来看,法定从严情节:从重。总则只有2个: 1、累犯(65条);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29条第1款)。酌定情节: (一)犯罪主体方面的情节:前科、一贯之表现。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情节:犯罪后的态度、犯罪动机。 (三
酌定从轻处罚的行为有: 1、危害行为持续时间短的; 2、犯罪时间、地点特别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3、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犯罪方法和手段; 4、具体义务来源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5、防卫不及时,避险不及时; 6、避险中的自救行
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减轻处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以内从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