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9
工伤鉴定即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
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1)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虽经治疗,但还是造成职工存在残疾; (3)工伤职工存在的残疾达到了影响劳动能力的程度。
1、一次性给付本人九个月工资的伤残补助金是本人九个月的工资 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级伤残解决劳动关系可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劳动能力鉴定并不是工伤鉴定。工伤鉴定是在工伤发生后由社保行政部门等机关对职工的工伤等级进行的鉴定;而劳动能力鉴定是在认定为工伤后,对职工的残疾情况、劳动能力障碍情况进行的鉴定,鉴定的机关是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工伤职工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停止享受工伤待遇。《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
劳动能力鉴定应是在市(区)、县劳动局已经做出工伤认定后,再向企业所在地的市(区)劳动局提出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由企业所在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申报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结论、工伤证、工伤诊断证明和相关的检查化验资料病历等。
工伤鉴定的流程中包括劳动能力鉴定,但是当事人在申请工伤认定时,社保行政部门等只会对工伤等级进行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则要在工伤等级认定结果出来后由当事人再依法去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工伤应当申请做劳动能力鉴定。两者的区别是: 1、确定的时间不同。伤情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即应进行,而伤残评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这是因为两者的评价基础不一样; 2、提出鉴定的时间和机关不同。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者或家属或单位向劳动部门提出; 3
工伤先申工伤认定,然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进行伤残鉴定前,要先行确定工伤认定是否达到伤残等级,如果不是有特别影响生活的,会难以认定等级。伤残鉴定是用于非工伤的人身损害的鉴定。 工伤赔偿标准: 1、医疗费医药治疗费的赔偿,一般应
第一,职工发生工伤后,经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由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需要提交《工伤决定认定书》、有效的诊断证明等材料。 第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材料审核,对于材料不完整的会在5个工作日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0天,最长不超过90天。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在60天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天。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