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7
租赁合同主体变更主要有两种情况1.因继承而发生的出租人当然变更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出租人死亡的,则其地位一般由其继承人继承。虽然租赁合同为双务合同,但这种变更不需要征求承租人的同意。因为继承的后果是法律直接规定的。承租人如因此而要求解除合同
合同可变更的情形有: 1、当事人协商一致; 2、出现了合同约定的变更事由; 3、情势变更,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其合同: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 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民法典》生效实施后,当合同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有:一是双方协商一致;二是出现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
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形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变更;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履行不能,双方协议或提供仲裁等方式变更。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即可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这就是说:首先,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协商达成的协议,当然也可以协商变更;对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只要是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而达
劳动合同可变更的情形有: (一)劳动合同期限的延长或缩短; (二)劳动者工种或职务的变化或变动; (三)生产或者工作任务的增加或减少; (四)对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增加或减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
因重大误解订立或者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能够变更的条件,当该条件成就时,合同能够变更。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2、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单方提出变更,对方同意变更的; 3、一方擅自变更合同,另一方予以追认的; 4、其他情形。
有以下情形出现时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 (一)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二)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形有: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订立后客观情况重大变化,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可以变更合同。
1、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致使原来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法全面履行,需要作出修改;2、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转产,原来的组织仍然存在,原签订的劳动合同也仍然有效,只是由于生产方向的变化,原来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与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