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7
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 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
离婚诉讼费主要包括案件受理费和保全费。立案时需要支付案件受理费,这是向法院支付的每一笔费用50元至300元不等。如涉及财产分割,总额不得超过20万元,不收取案件受理费;财产总额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0.5%案件受理费的比例增加。申请财产保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主要包括: 1、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2、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
涉外民事诉讼,主要包括以下的五个内容,具体如下: 1、一般原则; 2、管辖; 3、送达、期间; 4、财产保全; 5、送达取证、判决和仲裁的相互承认和执行等司法协助活动。 涉外民事案件,不同于一般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涉外民事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般原则;管辖;送达、期间;财产保全;送达取证、判决和仲裁的相互承认和执行等司法协助活动。涉外民事案件不同于一般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有特别规定的,适用特别规定;没有特别规定
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以及被告人。刑事诉讼是一种法律活动,由原告、被告等各方共同参与处理各种法律纠纷和诉讼案件。刑事诉讼法的当事人,是指参加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刑事诉讼人员。其中自诉人,
转继承权的法律特征有: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死亡,该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其有权继承的遗产。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
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其中“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民事诉讼法的特征有:属于基本法、部门法、程序法。民事诉讼法是国家规定的关于办理民事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程序的法律。民事诉讼法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而言,属于基本法律;从民事诉讼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看,属于部门法;从民事诉讼法的内容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