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10
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 1、对当事人来说,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达成新的仲裁协议后申请仲裁; 2、对法院来说,由于排斥司法管辖权的原因已经消失,法院以受理该案件; 3、对仲裁机构来说,因其没有行使仲裁权的依据而不能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 1、当事人返还因该协议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或没必要返还的,应折价补偿。 2、对协议无效有过错的一方赔偿对方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如下: (1)对当事人的法律效力,仲裁协议约定的特定法律关系发生争议后,当事人就该争议的起诉权受到限制,只能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不得单方撤销协议而向法院起诉; (2)对仲裁机构的法律效力,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行使仲裁管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 (一)依法成立的仲裁协议对当事人且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二)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三)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在下列法定的情形下,仲裁协议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等。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4、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当事人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 5、鉴定仲裁协
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3、一方以胁迫手段强迫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在下列情形下无效: 1、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我国《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了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即仲裁协议必须以书面方式订立。因此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不受法律的保护。 2、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
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有: 1、口头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2、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4、一方采取胁迫手段,强迫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5、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没有约定
以下情形仲裁协议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或者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等情形。
仲裁条款无效的情形: (一)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三)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