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6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也有长有短,但通常程序是:从您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你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就会立案。立案之日起5日内,法院将您的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的时限,但是,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如果是按简易程序审理,从立案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判决。如果按普通程序审理,立案后六个月以内判决。
开庭时原告开场白说自己的诉讼状,开庭时原告开场白的情况如下: (1)根据当事人陈述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确认性陈述、否定性陈述与承认性陈述。确认性陈述是指当事人主动地提出一定事实作根据,以证明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存在的陈述; (2)根据当事人陈
民事上诉一般要一到三个月进行开庭审理。在这段时间内进行相关的调查,我国的人民法院在接到这类上诉书时,应积极的进行核查,在7日内进行回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立案审理,判决和审理这类违法案件。 上诉程序是怎样的 1、收到一审判决书之日起15天内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一般的犯罪经过下列期限,相关机关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一)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二)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三)属于
刑事案件立案期限一般为七日,有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刑事案件,立案审查以3日内完成为原则;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应在7日内立案审查;重大案件,疑难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其他刑事案件受案立案审查期限的,从其规定。 公安机关
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 侦查阶段如果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最长时限为37天。如果被批准逮捕,侦查羁押期限延长2个月。 审查起诉阶段一般期限为1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法院审理阶段,
刑诉法对于公安机关立案审查期限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参照《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中的规定,即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案件经批准可延长三十日,特别重大可延长六十日。
刑事自诉案件规定如下: 1、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 2、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案件的处理流程具体如下: (1)公安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 (2)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3)法院审判
行政诉讼案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由法院在六个月内择期开庭,并作出一审判决;如果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案的,则应在四十五日内择期开庭。开庭的具体日期应由法院视情况而定,但不得超过上述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