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5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二、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 三、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
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指的“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行为。
下列行为可以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1、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2、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 3、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等。
下列行为适用危害公共安全罪: 1.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2.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 3.破坏电力、燃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等。
缺陷产品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时的规定如下: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
构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以及国家的建筑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或者是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一般包括: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刑法》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执行保全的最新规定有: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规定如下: 1、驾驶车辆时,须携带有效驾驶证、行驶证及有关证件。 2、遵守交通法规,不疲劳驾车。 3、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驾车。 4、做到安全装载,不超载驾驶。 5、按规定车道行驶,不开急躁车,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6、按规定
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规定如下: 1、驾驶车辆时,须携带有效驾驶证、行驶证及有关证件。 2、遵守交通法规,不疲劳驾车。 3、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驾车。 4、做到安全装载,不超载驾驶。 5、按规定车道行驶,不开急躁车,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6、按规
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 2、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行为; 3、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行为; 4、以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对象的犯罪行为; 5、过失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犯罪行为。 危
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包括: 1、故意纵火,制造爆炸,投毒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决堤水淹危害大众安全。 3、携带危险物品乘坐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公具。 4、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如随意拉开飞机安全门等。 5、违规制造、销售枪支弹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