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30
工伤赔偿标准为九级伤残补助金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
工伤三级大概需要赔付下列费用: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80%;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1、工伤保险基金支付18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本人工资的70%按月发放伤残津贴; 3、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
轻伤赔偿的数额要看被害人的具体伤情,如果构成伤残,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在刑事案件中通常是不支持的,在单独民事赔偿中一般情况下支持)、医疗费、误工费等,如果不构成伤残,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一、有固定收入的: 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乘以误工时间 注:对有固定收入的,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损失赔偿。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则是执行的问题。 二、无固定收入的: 1、受害人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
误工费计算方式按患者有无固定收入分为两种。 1、固定收入,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的人员本应按期得到的、却因医疗事故就医造成耽误工作而丧失的工资、奖金、津贴、特殊工种的补助费等合法收入。一般以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和工资表为准,
工地工人受伤,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
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请假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不变的,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势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
工伤事故误工费赔偿标准有以下内容: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误工时间;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时间*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不能证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误工时间*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
车险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这样的: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费的赔偿,是可以在交强险的赔偿范围内的。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误工费计算方式
全险误工费赔偿标准一般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综合确定,法律规定保险人在给付保险金时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数额应当先予支付,因此误工费一般根据受害人提供的收入单综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