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3
抢劫罪不仅根据抢劫的金额量刑,也可以根据其他情节对犯罪分子进行刑罚的确定。《刑法》中的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包括:入户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量刑的轻重不同。抢劫构成抢劫罪的量刑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窃构成盗窃罪的量刑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驾驶机动车抢夺一般不会转化为抢劫罪,但如果受害人发现后,犯罪行为人还执意拖拽,就会转化为抢劫罪。也就是说,驾驶机动车抢夺并不是一律按抢劫罪定罪处罚,也可能只以抢夺罪定罪处罚。
抢劫罪的定刑标准: 1、对于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对于法定加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抢劫罪的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时,如果犯罪嫌疑人跨区逃窜的,公安机关是会跨区追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抢劫和盗窃怎么区分具体如下: (1)犯罪主体条件不同。年满十四周岁的人可以构成抢劫罪,盗窃罪必须要年满十六周岁才构成; (2)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劫罪既侵犯了被害人的财产,又威胁了人身安全,危害后果具有双重性,盗窃罪只侵犯被害人的财产,对人身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如下: 1、不同的行为方式。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既可以面对面,也可以通过信件、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抢劫罪是指行为人当面威胁被害人使用暴力,并明确执行; 2、行为内容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范围很广,可以是暴力威胁,但大多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的证据有: (一)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1、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2、问清实施抢夺犯罪的时间、地点及周围环境; 3、犯罪嫌疑人选择被害人的原因、及受害人的体貌
累犯抢劫的,应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范围内从重处罚。也就是在一般抢劫罪的量刑标准上从重处罚。
抢劫罪中的从犯的意思是在共同抢劫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其中起辅助作用是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起次要作用是指在主犯的指挥下进行某种具体犯罪活动,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实施某种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
抢劫赌资是否按抢劫罪论处应视情况而定。抢劫赌资通常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抢劫他人赌资,另一种是抢回赌徒赢得的赌债,第三种是抢回赌徒输掉的赌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抢劫他人赌资应当以抢劫罪论处,但抢回其输赌资和赢赌债是有原因的。一般不以
算既遂。抢劫罪属于行为犯,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
抢劫罪犯罪主体是指满十四周岁,具有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定其他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