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5
行为人非法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带枪支或者手榴弹的、带爆炸装置等情形的,视为情节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条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以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对象的犯罪;过失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犯罪可以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56条和第1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种类罪的范畴的,与之同类的罪名种类还包括放火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刑法》规定,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危害公共安全罪不一定会判处死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侵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即是侵害公共安全的一类罪。该类罪包括了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等罪。
诈骗罪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是属于侵犯财产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诈骗罪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侵犯财产罪。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
失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主要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
刑法中的失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围之列。失火罪侵害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即公共安全,因此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畴。构成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危害公共安全驾驶的一般涉嫌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盗窃罪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是侵犯财产罪;犯此罪,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