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12
劳动仲裁的审理期限一般为四十五日,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开始计算,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拖欠加班费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般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仲裁证明加班费的证据有:你向公司提出的加班申请,你的打卡记录、考勤表。在主张加班费之前,你首先需要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劳动合同,你可以提供打卡记录、公司群聊的工作记录、上级给你安排工作的记录、你上班的视频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执行案件不向申请人收费用。应根据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违法,就不怕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履行生效裁决即可,对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解决。提起诉讼应该符合法定起诉的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用人单位被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的,用人单位可以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向仲裁机构答辩,并且提供相关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没有侵权。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
用人单位依据当事人工作年限实际加班的时间给予劳动者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
不给加班费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法定休息日进行工作,以及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加班费,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加班费,或者未支付足额加班费的,属于劳动争议。 劳动者可以去用人单位所在地的
若尚未离职,可以要求支付以前欠付的所有加班工资。若已经离职,只能要求支付一年内的欠付工资。离职超过一年的,因为过了诉讼时效,追讨欠付工资的权利不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