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16
从以下几个要件来认定贩卖毒品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本罪的对象是毒品,即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
认定构成贩卖毒品罪: 一、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被利用、教唆、胁
(一)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被利用、教唆、胁迫参加贩卖毒品犯罪活动的已满十四
认定构成贩卖毒品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进行贩卖毒品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认定贩毒数量的方式包括: 1、以现场抓获的贩卖毒品交易的数量,包括已交易的毒品量以及贩卖人随身携带的毒品量认定; 2、以贩养吸的被告人,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应认定为其犯罪的数量; 3、毒品客观状态已不复存在或者无法查清的,按贩卖毒品交易双方均认
贩卖假毒品的定性如下: 1、行为人明知是假毒品而以毒品进行贩卖的,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若是行为人不知是假毒品而以毒品进行贩卖的,应当以贩卖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其所贩卖的是假毒品的事实,可以作为从轻或者减轻量刑情节。
对于贩卖假毒品的定罪标准是:如果明知自己贩卖的是假毒品的,以诈骗罪定罪;如果不知自己贩卖的是假毒品的,以贩卖毒品罪定罪。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行为人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且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2.与主犯有共同的犯罪目标; 3.行为人的行为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贩卖假毒品案件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对贩卖假毒品的犯罪案件,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处理:明知是假毒品而以毒品进行贩卖的,应当以诈骗罪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不知是假毒品而以毒品进行贩卖的,应当以贩卖毒品罪追究被告人的刑
构成贩毒罪的标准如下: 1、贩毒罪的主要要件是贩毒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为贩毒罪的主体; 2、侵犯贩毒罪的对象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3、贩毒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贩毒; 4、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