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1
过失爆炸罪的行为表现有: (一)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 (二)爆炸危害到公共安全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
过失爆炸罪的四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 3、主体要件: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一)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 (二)爆炸危害到公共安全。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
过失爆炸罪的行为表现: 1、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 2、造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 构成过失爆炸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爆炸现场。爆炸罪侵害的对象是本条所列举的工厂、矿场、港口、仓库、住宅、农场、牧场、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以及不特定的人、畜。如果用爆炸的方法破坏火车、汽车、电车
爆炸罪的表现方式为制造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爆炸罪包括四个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
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的区别包括如下: 过失爆炸罪和爆炸罪都是以爆炸危险的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两者的区别在于: 1,主观方面不同,过失爆炸罪主观上只能是出于过失,可能是过于自信的过失,预计行为人可能对其爆炸造成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但轻
缔约上的过失一般具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当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来欺骗另一方、假借订立合同而恶意进行磋商以及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抢劫爆炸物罪的构成特征: 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一般是出于故意; 3、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4、客观方面存在为对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爆炸物抢走的行为。
过失爆炸罪由下列要件构成: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之只能是过失; 3、侵害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方面是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
过失爆炸罪的四个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