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没有合同发生工资纠纷的,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或者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解决。对于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需要搜集其他证明来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比如可以搜集下列证据: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然后申请仲裁裁决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以下凭证可证明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填写的招用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
解除劳动合同工资结算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如果法律法规没有特别规定,劳动关系解除、终止后,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本单位以往发放工资的惯例,在下个月或者某个合理的时间点一次性结清工资。
劳动合同不约定薪资发放日期,没有约定薪资发放日期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中,并没有明确要求“劳动报酬发放日期”为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实操中,法无禁止即可行。
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等。
劳动合同法上的'双倍工资'的含义,是指劳动者每月实发的工资的双倍,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该扣除。一般来说在要求另一倍工资时,具体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来计算。
没有劳动合同不给工资的情形,可以提交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权。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不可以约定试用期不发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自离不发工资找劳动局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
不合法,劳动合同应当包括有关劳动报酬的条款。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回报,是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也是劳动者主要的合同权利。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劳动报酬一定要明确、具体,包括明确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等相关内容。
单位没有签劳动合同的时间是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用人单位是要从第二个月开始付劳动者双倍的工资。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一个月内应签订劳动合同。
1、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最高为11个月。 2、超过一年未签合同的应该已经属于和用人单位建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而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该从应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起以二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