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6
1.如果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后一个月内,没有与劳动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劳动者首先应当要求公司与其签订书面合同,如果公司拒绝,劳动者可以选择向当地的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由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单位履行义务;或者劳动者也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月未签劳动合同的,要每月给员工双倍工资,从第二个支付到未签合同满一年时为止。但具体的双倍工资的支付期限要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来算,即最多支付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和员工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单位从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该向劳动者每个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2倍的工资。
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补偿标准是:经济补偿的金额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超过规定的期限不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用人单位协商;申请调解组织调解;向当地的劳动监察投诉;向当地区县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免费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诉讼。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二倍工资补偿。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如果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的,则用人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每月双倍的工资;如果未超过一个月的,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尽快协商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
企业拒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提出要求,要求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若单位不签订的,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是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且应当支付劳动者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投诉。用人单位不签订合同的法律责任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以上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赔偿事宜如下: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一个月内未签劳动合同的,不需要因此支付补偿,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期限。 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
用工单位用工时不签劳动合同,如果使用的是其本单位的员工,违法。如果使用的是派遣员工,不违法。与派遣员工签约不是用工单位,而是派遣单位。但用工单位超过一个月不与本单位的员工签约的,需要赔偿其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的每月双倍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