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4
当出现以下情形的就应当认定为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
认定挪用公款行为应注意的问题: 1、考察行为人是否属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2、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挪用公款行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属于依法从事公务过程中实施的; 3、考察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具有三性。 4、考察所挪用的款项
挪用公款炒股认定为挪用公款罪: 1、主体是具国家工作人员; 2、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 3、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工作的廉洁性和公私财物; 4、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挪用公款进行炒股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是看是否符合以下构成要件: 1.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2.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 1、主体是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挪用国家特定救济款物,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
本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侵犯的对象,只能是国家用于救灾、
挪用特定款物罪通过以下要件认定: 1、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为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 4、主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的规定,具体包括三点: 1、一般情况下,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应该依法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如果具有严重情节,会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如果挪用数额巨大并且不退还的,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的判刑标准规定,具体包括三点: 1、一般情况下,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应该依法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如果具有严重情节,会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如果挪用数额巨大并且不退还的,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挪用公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携带不能仅指随身带着,即不能简单理解为款物在行为人的身上,而应该作扩大解释,即理解为行为人能够实际控制到此公款。公款不能仅仅理解为现金,还包括可以变现的有价证券、金银首饰等。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