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9
发生医疗事故一般有三种方式索赔:首先医患双方可以协商索赔数额;双方无法协商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请求协商赔偿数额;双方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官判决。
这个问题比较宽泛,涉及到赔偿的范围、程序、主体等方面。首先说一下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关系解除的,涉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
工伤索赔流程如下: 1、先到医院就医,同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伤情不严重的,可与用人单位协商有关赔偿事项; 3、协商不成后,应及时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
车主在理赔时的基本流程: (1)出示保险单证。 (2)出示行驶证。 (3)出示驾驶证。 (4)出示被保险人身份证。 (5)出示保险单。 (6)填写出险报案表。 (7)详细填写出险经过。 (8)详细填写报案人、驾驶员和联系电话。 (9)检查车
1、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在限制的时间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通过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3、用人单位根据伤残鉴定的
工厂工伤事故会根据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进行赔偿。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赔偿的项目不尽相同,主要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1、先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认定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根据鉴定的劳动能力等级核算赔偿数额,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4、与单位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
交通事故造成工伤的可以对交通事故的损害及工伤待遇进行索赔。索赔内容包括医疗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同时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进行索赔,但对于医疗费的赔偿不得重复索赔。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算工伤,但是同时要具备以下条件: (1)是在上班的合理时间、合理路线; (2)必须是因机动车而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 (3)有交警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为:用人单位有缴纳工伤保险:向人力资源
发生交通事故应当向承担事故责任的一方索赔。但一般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然后是商业保险,不够的由侵权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