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1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抢夺罪是数额犯,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即构成犯罪,可以立案追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法律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
抢夺罪的立案标准是500元。 (一)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
抢夺罪数额认定的标准: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应认定为“数额较大”;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的,应认定为“数额巨大”;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应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抢夺罪的追诉标准为: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应当予以立案追诉。抢夺罪一般是数额犯,行为人抢夺公私财物的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抢夺罪,予以立案追究。除非是多次抢夺的。
根据刑法第267条的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抢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是构成抢夺罪的必要要件。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7月20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
构成抢劫罪的显著特征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一般地说,抢劫罪的使用暴力、胁迫手段,是使被害人受到强烈的袭击,使之失去反抗能力,以任其抢走公私财物或被迫交出公私财物,犯罪嫌疑人具有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而抢夺罪的强力行为则没
一般情况下,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的,就会构成抢夺罪,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依据相关规定,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属于抢夺罪中数额较大的情形。
抢夺罪的认定标准是:抢夺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侵犯的不仅是公私财产,而且还有人身权利;客观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从财物所有人手中抢走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主管方面是故意。
认定抢夺罪的标准是: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等。
抢夺罪是侵犯别人财产权的一种犯罪。抢夺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趁人不备,公开抢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我国刑法规定,抢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被认定为抢夺罪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抢夺的犯罪情节也会影响抢夺罪的认定。所以如
抢夺罪认定标准如下: 1、抢夺残疾人、老年人、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财产; 2、抢夺救灾、抢险、防洪、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资金; 3、一年抢三次以上; 4、用机动车抢劫。抢夺公私财产的价值1一万元,基准刑为三年监禁,每增加犯罪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