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8
认定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如下: 1、盗窃犯罪必须开始实施; 2、未达到犯罪既遂,即未取得对别人财产的非法控制; 3、犯罪未完成时,不非法控制别人财产是盗窃犯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
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理论上有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通说主张失控加控制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或者行为人已经控制了所盗财物时,都是既遂。被害人的失控与行为人的控制通常是统一的,被害人的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与使用信用卡罪怎么判,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犯此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信用卡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是: 信用卡诈骗罪与盗窃罪之间犯罪客体不同,信用卡诈骗罪不仅侵犯公民财产权,而且还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属于复杂客体;而盗窃罪侵犯的仅仅是公民财产权,属单一的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也不同,盗窃罪主要通过秘密窃取的
侵占罪和盗窃罪都以他人财物为对象,都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观上都是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但是,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1,犯罪故意的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不同。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前者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定标准如下: 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抢劫罪故意的内容是抢劫;敲诈勒索罪故意的内容是敲诈勒索。 2、抢劫罪占有的财物只能是动产;敲诈勒索罪占有的财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
第一,抢劫罪的威胁是对被害人当面发出的。而敲诈勒索罪可以是由威胁者当面对被害人发出,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邮、捎话等方式发出的。第二,抢劫罪一般是对被害人的人身、健康作出威胁,而敲诈勒索罪的范围更广,包括破坏被害人名誉等。第三,抢劫罪都是当场
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
抢劫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犯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等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中的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构成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抢劫罪的犯罪特征是: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年满十四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犯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