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1
只要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就可以判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拘留、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布缓期执行。其中未满18岁的人、怀孕的女性和已满75岁的人,应当宣布缓期执行: 1、犯罪情节轻微; 2
抢劫罪无罪辩护词首先应当写明辩护人的姓名等信息;其次,写明受被告的委托,被告对罪名的认定无异议,被告认罪态度良好,系初犯无前科,以及被告家庭情况困难等;写明辩护的理由;最后,由辩护人签字并写明时间。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针对抢劫罪中止的规定,我国犯抢劫罪犯罪中止的,应当判处抢劫罪,并予以适用中止犯的规定。对于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应当判处免除处罚,如果造成了损害后果的,应当判处减轻处罚,比照的标准是抢劫罪的处罚标准。因为中止犯
抢劫罪。1.抢劫和盗窃同属于侵犯财产罪。二者不同点是犯罪的手段不同,抢劫是以暴力、胁迫手段取得财物;盗窃是以秘密窃取的手段取得财物。2.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最严重的暴力犯罪,社会危害性大,历年来是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最高刑是死刑;盗窃是危害
界限有以下几点: 第一,抢劫罪的威胁是对被害人当面发出的。而敲诈勒索罪可以是由威胁者当面对被害人发出,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邮、捎话等方式发出的。 第二,抢劫罪一般是对被害人的人身、健康作出威胁,而敲诈勒索罪的范围更广,包括破坏被害人名誉等。
抢劫罪的法定量刑标准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抢劫罪的,应在法定量刑幅度内从轻或减轻处罚。
1、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2、抢劫罪的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抢夺与抢劫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抢劫是指行为人对公私财产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或者持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产或者抢走财产的行为,抢夺是指以暴力强取,争夺; 2、客观行为不同:抢夺罪的特点是当场使用暴力、
抢劫与抢夺的区别如下: 1、抢夺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其特点是必须是公然强夺; 2、抢劫罪对他人财物的金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他人的财物数额较大; 3、在一定条件下抢劫罪和抢夺罪可以相互转化。 以
传销活动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1、客体不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客体为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而抢劫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主观方面不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1、手段行为的方式不同。抢劫罪手段行为是由行为人当着被害人的面实施或者发出。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手段,既可以当面实施,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只要不当场对被害人进行威胁,即使以暴力为手段,也不能构成抢劫
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有: 1、主观特征上不同; 2、客观上不同; 3、客体上不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是: 1、犯罪的手段不同,绑架罪是绑架并控制他人后以加害被绑架人相威胁,要求被绑架人亲属或其他关系人给付财物,抢劫罪则是当场劫取财物; 2、索取财物的时间、地点不同,绑架罪是先有绑架行为,后有勒索财物行为,抢劫罪是当场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