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8
受贿罪的起刑点如下: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重大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中国对犯受贿罪既遂的人的判刑标准是: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对其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在从事哪些工作时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解释如下:村民委员会等村基
构成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通常是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受贿罪根据其情节轻重程度进行量刑。受贿数额较大的,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巨大的,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因受贿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个人行贿罪最高可以判处行为人无期徒刑,同时还可以没收行为人个人所有的财产。而且,有行贿罪并不代表就有与之对应的受贿罪。个人行贿罪是与单位行贿罪相区分的一种犯罪,通常情况下我们都简称为行贿罪。行贿罪是对国家工作人员给予金钱利益的犯罪,会对国家
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的区别是:按份责任是指二人以上依法承担各自按份额责任;连带责任是指各方债务人都应当对权利人的请求承担责任。但是连带责任只有在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下才适用。
受贿罪的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了普通受贿罪和单位受贿罪。普通受贿罪的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依据刑法总则相关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等从事公务人员也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受贿罪是指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其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给付的财物的,并且基于先前索取或者收受财物的行为,为他人谋取利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平日的经济往来中,如果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收受各种
受贿罪在客观方面的证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职务便利方面的证据、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方面的证据、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方面的证据。在实践中,收集这类证据的疏漏通常表现为,忽视对行为人职责范围的制度规定或者行为人利用职务行为为他
我国人民法院可以通过以下犯罪构成要件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受贿罪: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