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1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形有: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至于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羁押期限届满,案件没有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4、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申请刑事再审的条件有五项,满足之一的,则法院应当启动再审。分别是:1、原判适用法律错误的;2、原判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并且有可能影响了审判的公正性的;3、出现新的证据,表明原判认定之事实有错误,并且可能影响审判结果的;4、原判据以形成审判结果
申请刑事再审的条件有五项,满足之一的,则法院应当启动再审。分别是: 1、原判适用法律错误的; 2、原判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并且有可能影响了审判的公正性的; 3、出现新的证据,表明原判认定之事实有错误,并且可能影响审判结果的; 4、原判据以形成
刑事案件再审程序规定如下: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检察院提出申诉;2、人民法院发现判决确有错误的,也可以主动提出再审;3、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
人民法院民事再审的条件: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等。
刑事案件再审的条件:1、案件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提供新的证据证明法院作出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案件事实有错误的;2、法院依据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真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之间存在矛盾;3、当事人有证据证明案件的审判人员在审理案
我国刑诉法第242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中,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
提出刑事申诉的条件包括: 1、提出申诉人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2、申诉对象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3、提出申诉时间为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符合法定情形的,可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后提出。 依法可在刑罚执行完毕两年后提出的
刑事拘留的条件有以下这些: 1、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注: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2、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现行犯或者重
提出刑事申诉的条件包括:1、提出申诉人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2、申诉对象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3、提出申诉时间为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符合法定情形的,可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后提出。依法可在刑罚执行完毕两年后提出的申诉,应
申请刑事再审的条件是: 1、申请再审的主体只能是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被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案外人; 2、只能是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 3、申请再审有法定的事由。 再审程序,
适用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3、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因此,不管是一审还是二审,只要是适用缓刑的条
1、可以减刑的条件:“可以减刑”是对犯罪分子是否减刑由法院自由裁量,需满足以下条件: (1)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具